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A |
B |
C |
√ |
|
|
〔2024〕镇发改建字第9号
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007号建议的答复
荆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项目评估机制及园区政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提高落户项目质量和水平,实现资源要素差异化供给,我市于2022年初启动了市重大产业项目评估机制,2023年进一步优化重大产业项目评估流程,坚持围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提升科学决策水平,落实市重大产业项目评估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主要开展工作
(一)主要举措
一是优化评估办法。印发实施《镇江市重大产业项目评估工作优化措施的通知》,在2022年基础上,围绕评估范围、评估内容、评估流程、结果运用等四个方面提出十条优化措施,评估期限缩至七天(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优化后的评估办法进一步加大了项目投资方实力、资金来源及构成、产业政策契合度、及项目团队等方面关注度,更加科学、高效开展重大项目评估。
二是实施市县联合评估。会同丹阳等评估机制运行成熟的地区实施联合评估,对于需提请市级评估的项目,市重大项目办赴板块开展联合评估,推动项目应评尽评、加快评估,丹阳富联通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南海美尔鑫年产3000万套件触控一体总成、明月镜片研发中心及高端定制树脂镜片生产线等项目均为联合评估项目。
三是开展园区外项目评估。为落实《关于“保留开发区”外新增项目用地准入条件补充意见的通知》(镇政办发〔2023〕20号)要求,市重大项目办根据各板块诉求开展上门服务,例如2023年为丹阳14个园区外项目召开专题综合评估会,科学把好项目落地关的同时提高评估效率。
四是优化园区发展空间。2021年以来,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园区整合优化提升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我市于今年上半年开展新一轮园区范围调整,目前丹阳、句容、丹徒3个市、区的园区范围调整方案均已获市政府批准,3个园区共优化空间38.9平方公里,增加发展空间4.88平方公里。
五是推进完善地区机制。积极推进各地完善本地区项目评估机制,个别地区目前机制运行较为稳定,例如,镇江经开区等地成立产业评估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统筹推进产业评估;丹阳等地积极引入第三方智力支持,保障评估结果公平、规范、科学。
(二)取得成效
2023年市重大项目办共组织召开评估会14场次,评估项目64个。获评良好及以上项目占比为81.3%,较上年度提高30.7%,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四群八链”项目50个,占比78.1%,较上年度增加17.1个百分点,产业方向更加契合。
二、下一步打算
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市县两级产业项目评估机制,各地区有条不紊地开展项目评估工作。为更加科学地把好项目准入关,提高项目评估效率,结合评估工作开展以来的新问题、新情况,下一步,市重大项目办拟对现行评估流程进一步规范和简化。
一是应评尽评,加强县级评估。各地区对需本地评估的项目做到应评尽评,并形成评估结果,供本地区资源要素保障部门决策参考,市重大项目办加强对各地的督导;对于机制健全、运行成熟、评估深度达到市级要求的地区,经市级验收并报市政府同意后,可自主开展市级项目评估工作,市重大项目办通过抽查等简易方式进行把关。
二是应简尽简,加强市县联动。对需提请市级评估的项目,如项目数量较多,板块可申请市重大项目办赴属地组织开展联合评估;如项目数量偏少,板块可申请参加市重大项目办组织的评估会,采取市级集中评估(县级联合评估)的方式,确保七天(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避免重复评估。对于分期建设且当期投资未达5亿元的项目,在核准或备案时需明确是否分期建设、当期建设内容和投资数据,确保与参评数据一致。
三是提升效能,加强部门联动。对于园区外项目,按照《关于“保留开发区”外新增项目用地准入条件补充意见的通知》和《关于明确开发园区外项目用地审批流程的通知》要求,市发改委会同市自规局将积极开展市县联合评估和上门服务,推动提升工作效能,对得分80分以上,符合落户保留园区外条件的项目,及时联合行文上报市政府审批。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
签发人:朱华
联系人:仲楠
联系电话:8442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