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 |
|
|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镇发改建字第1号
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020号建议的答复
范明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企业家信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持续打造“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品牌,聚焦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围绕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施行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招标投标、人才招引等多项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的工作举措,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坚持执行减税降费
为恢复市场主体信心,支持和促进经济,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结构化减税降费政策决策部署,优先支持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稳增长、促发展、添动能,全力落实好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减免、“六税两费”减半等优惠政策。同时,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大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即: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税额的50%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今年,我市将继续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相关政策,直至政策到期。
二、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大力推行政策直达。充分运用“一企来办”平台的服务功能及支撑能力开展政策直达服务,推进惠企政策在“一企来办”平台“应上尽上”,为企业精准推送各类政策,确保涉企政策进一步落实、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季度,“一企来办”平台累计归集政策1041条,梳理政策并匹配事项207条,向企业推送政策超8087万次。二是提升政策落实速度。深入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认定类、创牌类、专利类、资质类等免申报市级涉企资金采取“见文即拨、市级直拨”拨付模式,大幅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进度和使用效益。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安排专项资金在优势产业智改数转、技术改造、链群培育等重点领域给予支持,制定《2023年镇江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方案》,促进“四群八链”优势产业能级跃升,支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持续优化招标投标
严格按照《关于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收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发改收费发〔2023〕851号)要求执行收费政策,降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抵押交易服务费标准,降低部分国有产权交易服务费标准,做好政策宣传和收费标准公示。全额清退历史沉淀保证金,通过互联网、报纸刊登、公告发布、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招投标电子档案资料等途径,主动联系招投标人,督促办理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政府采购履约保证金的退还手续。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新增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形式,投标人可自主选择现金电汇、保险保函担保、投标信用担保等任一方式进行交易担保,有效缓解市场主体流动资金压力,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担保成本。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印发《镇江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对政府采购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中的采购人禁止行为进行梳理修订,明确政府采购领域行为红线。开展专项工作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利用第三方平台对代理机构报送的采购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大数据评估,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四、继续加强人才招引
2023年,我市不断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施大学生“聚镇”、青年人才“归雁”、人力资源服务业提质、人才服务提升“四大行动”,引进大专以上学历人才4.04万人。实施产业工匠培育行动,强化技能人才激励奖励,新认定镇江市首席技师10名、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新增市级以上荣誉优秀技能人才200多人。成立了人社先锋服务队,实施惠企便民行动,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上门职称评审、用工招工等服务。创新实施“静默叫号”“视频办”“一件事一次办”“退休预审”等举措,不断提升“周六不打烊”“中午不间断”“就近办”工作水平。
今年,我市将持续加强人才招引培育和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制定出台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稳步实施产业工匠“薪火计划”,靶向推进产业工匠培育行动和职业技能培训赋能行动,动态发布技能人才培养紧缺职业(工种)和培训补贴目录,全年培育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完善博士后引培奖补政策,加强博士人才引进服务。深入实施大学生“聚镇”计划和青年人才“归雁”计划,面向大学生提供安居生活、就业创业、优选培养等26项激励措施。二是进一步加大人才招引。高密度组织招才引智活动,市县联动举办10场招才引智“镇江日”活动,组织名城名校携手行、校地人才合作暨“百校千企万岗”对接洽谈会等各类引才活动100场以上,全年引进培养大专学历以上人才4万人。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推进青年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安居+出行”需求,探索市场化方式,设置人才交通专线,打造人才特色公寓,让人才“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城区”,充分享受城市便利。完善产业人才招引地图功能,突出招才、求职主体功能,优化岗位检索、校园招聘服务,方便企业“一站式”招才、人才“一键式”查询企业需求和人才岗位。四是加快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靶向推进人才“镇兴”行动和产业工匠培育行动,建立一批高水平数字技能人才培育载体,全年培育技能人才2.6万人,高技能人才5100人以上,开展补贴性培训2.5万人次。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5日
签发人:石子刚
联系人:黄伟
联系电话:809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