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 |
|
|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镇发改提字第25号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B0277号提案的
答复
柏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我市高校产教融合重点项目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委工作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由分管市领导任召集人,教育、人社、发改、工信、财政、农业农村、国资、税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镇江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 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与引导。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协同推进新时代镇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建设等六个方面,推进全市职业学校与产改试点地区、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3. 积极推荐培育试点企业。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我委会同市教育局、人社局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目前,共有16家企业成功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对入选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加强工作指导,协助企业编制3年规划,加快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
4. 实现产教协同技能培训。紧贴“四群八链”重点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工人以工代训、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新职业新技能培训专项培训”等各类培训,发放补贴1.85亿元,惠及6500家企业、32万人。
5. 平台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是大力建设技能实训基地。围绕重点产业,打造集职业培训、职业竞赛、人才评价、技艺传承为一体的公共实训基地。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4个,省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6个,每年依托基地培训技能人才2万人次。二是规范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建成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12家、市级47家。
6. 职教集团建设取得新成效。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牵头成立由26所省内外职业院校、11家国内外大中型数字游戏企业和2家省内外行业协会参加的江苏数字游戏艺术职业教育集团。丹阳中专与丹阳水中仙国际酒店、丹阳香逸大酒店等本地10家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成立了烹饪专业校企联盟。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强产教融合机制体制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与公办职业学校共建股份制、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系部),支持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技工院校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共建实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骨干教师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双向交流、互派互聘。鼓励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组建区域性、行业性产教融合教育培训集团,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2.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加快推动职业学校与“四群八链”相关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聚焦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实际,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生产与教学功能兼备的公共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实验实训平台等,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对接。
3. 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推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一是开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合作。充分运用企业在师资、技术和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围绕核心技术,把技能提升和课题攻关与产教研结合起来,共同制定合作培养方案,提升合作水平。二是院校与企业开展定向培养合作。把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有机结合,动员企业开办冠名班,共同参与学校办学。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分工完成专业技能和实训就业,共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三是支持和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水平,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镇江方案,校企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18日
签发人:戎全兵
联系人:朱玥
联系电话:8443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