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镇发改建字第6号
A |
B |
C |
√ |
|
|
关于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40号
建议的答复
谈沁磊等10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平台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平台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建议对我市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我委作为建议的主办单位,认真研究了你们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平台经济高度集聚于经济规模大、市场活力强的城市,全省重点平台企业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我市一直重视并推动平台经济发展,起步早、特色鲜明,聚集培育了好未来、惠龙易通、江苏易乐等一批优质的平台企业,曾取得一定先发优势。
当前,我市平台经济总体规模不大,但部分企业增速较快,在细分赛道发展较好。据统计,全市本土重点平台企业12家,约占全省总数2.7%。从地区分布看:润州区3家、京口区3家、镇江经开区2家、其余板块(除句容外)各1家。从行业分布看:专业赋能服务5家,电子商务3家,供应链服务2家,工业互联网1家,生活性服务1家。从发展前景看:瑞祥科技集团、诺得科技、通卡数科、冬云股份在省内已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和知名度。其中瑞祥科技集团聚力线上线下创新发展,入选全国互联网百强;诺得科技深耕制造业和物流业深度融合,行业发展空间大;通卡数科立足数字消费细分赛道,凸显高成长性和创新性。
同时,受市场竞争、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等影响,我市平台经济发展存在基础薄弱、动能不足、发展承压等困难,亟需引起重视。为更好发挥平台经济推动我市产业持续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着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情况,下一步,我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平台经济发展,健全推进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及时研究解决平台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立足发展基础发力细分赛道。重振网络游戏产业。鼓励京口区发挥大禹山集聚区载体作用,重整游戏产业相关资源,顺应娱乐消费趋势,进一步推动电子竞技、动漫手游、数字创新文化等互动娱乐产业发展。深耕数字消费领域。支持润州区全力打造官塘创新社区“数字经济引领区”,瑞祥科技、通卡数科和网易创新中心持续深耕数字消费领域,通过技术赋能、方案授权等方式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提质网络货运质态。引导丹阳市协助诺得科技深耕制造业领域物流需求,向智慧供应链领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水平,探索发展区域性综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转型电子商务方向。推动丹徒区支持龙顺金属完善平台产品寄售和产品定制化功能,更好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增强平台黏度和影响力。加强和鼎胜新材等本地龙头企业产业协作,以供应链交易为核心,整合产业链资源。
2.壮大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实施“一市一重点、一行业一重点”平台培育计划,深化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赋能体系建设。重点面向汽车、纺织、钢材、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先进制造业,向我市重点平台企业开放数字化转型场景。充分应用物联网、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供应、经营管理、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全链条数据贯通和价值挖掘,推动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发展。发挥新型电力系统的纽带效应和牵引作用,聚合光伏、新型电力设备、储能等产业优势与创新资源,通过源网荷储、多能互补等场景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绿色化转型平台等未来产业加速培育。二是促进服务业平台提档升级。支持平台企业拓展数字生活消费空间,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应用。积极培育共享经济新业态,鼓励平台企业开展创新业务众包。鼓励平台企业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无人配送、智能停车等应用,发展定制化、智慧化出行服务。鼓励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垂直工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跨境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性工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建设综合性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全面实施物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智慧化建设。
3.突出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引龙头企业落户。加强与头部企业联系,摸清企业核心需求,坚持一企一策,放大服务、政策点上优势,找准招引小切口,争取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以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等,提高税收贡献度。瞄准好未来发展转型,挖掘新投资机会,依靠镇江现有载体,通过其资本圈、朋友圈、产业圈资源,招引集聚一批新的平台经济企业。借龙头企业发力。更好发挥在镇华为、微软、网易等创新中心产业带动和创新赋能作用,招引产业链关联企业,供应链配套企业落户。借助头部平台,依托我市特色产业和特色园区,打造我市跨境电商、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数字化业态场景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多元市场主体。助龙头企业发展。更好服务龙头企业在生活、生产服务领域,拓展本地化市场和运维需求空间,提高本地中小服务商集成配套服务和提升产业粘性能力,完善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
4.打造数据开放共享示范应用场景。引导龙头企业加快行业级数字平台建设,深度共享开放行业资源,培育一批平台型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发挥对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引领赋能作用。丰富各类产业集群、园区载体、特色小镇的数字化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低成本、低门槛、快部署”的服务,引导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共享产能、技术、数据、人才、市场等资源,促进“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全产业生态协同。加大公共资源开放力度,由政府主导,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建立行业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与大数据训练平台,为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
5.提升创新引领能力。一是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支持平台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并应用,提升硬核创新能力。以平台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和资源要素集聚,不断培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测认证、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区域平台经济创新集群。二是高层次布局产业创新平台。更好发挥镇江高新区等创新资源,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积极创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鼓励平台企业深化与大院大所、中央企业合作,建立一批跨行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公共服务支撑。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数字产品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适应创新链需求、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研发装备、创新载体等共享服务,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益。
6.强化平台发展生态环境。积极指导企业申报省平台企业储备库,对入库企业给予更大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头部平台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区域运营中心和功能型机构等;对平台企业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及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对举办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较强品牌知名度、对平台经济产业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大型活动等,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比例扶持。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平台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等多种方式融资,满足平台企业多元股权融资需求,鼓励支持优质平台企业上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适应平台经济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稳步扩大苏服贷、苏科贷、苏信贷、苏农贷等融资规模。鼓励平台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标准、品牌等要素进行融资增信。三是强化平台经济人才保障。充分发挥我市高校教育资源富集优势,鼓励平台企业、制造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订单式”培养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流程储备兼具的创新型人才。依托金山英才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团队,加快本土高素质人才国际化培养步伐。通过财政奖励等方式,降低在入库平台企业工作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负担水平,出台对平台企业高端人才给予住房申购、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7.提高平台治理效能。一是强化平台规范管理。督促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平台内部生态治理,倡导诚信经营。加强平台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平台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主动制定企业、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家、地方标准制定。二是推动多元协同治理。强化部门协同,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社会监督,强化消费领域信用监管,探索公众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加强平台企业税收监管,积极引导市外平台企业在我市本地纳税、本地发展。三是探索实施柔性监管。对新业态设置“观察期”,在符合现有政策法律的基础上,给予新业态以更加充分的发展自由度。推行“首违不罚”,针对政策尚未明晰的“黄灯”领域,探索建立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的全流程常态化服务机制,及时给予“一对一”指导,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依法依规推进平台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7日
签发人:石子刚
联系人:马光军
联系电话:8966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