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 |
|
|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镇发改提字第23号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B0251号
提案的答复
杨晓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方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现答复如下: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围绕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我委发挥牵头职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发挥牵头职能,研究制定我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1月5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发挥民营经济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生力军作用,从优化服务水平、加大要素供给、推动创新发展、强化权益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我市积极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镇江发展实际牵头起草了《镇江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分为五个方面24条具体举措,分别从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健康引导民间投资、加大要素供给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展开。目前该方案正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策。
二是立足民营企业发展诉求,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方案》制定,提出打造更便捷的营商环境,协同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创新提升,结合丹阳市、扬中市省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形成经验做法在其他板块推介推广。针对民营企业家诉求,围绕企业家关心的政策集成发布、“有温度”执法、融资需求、用工需求、诉求反映解决等,要求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加以改进提升,将民营企业家诉求落实情况纳入营商环境考核。
三是取得的初步成效。在惠企政策宣传方面,充分运用省建“一企来办”平台的服务功能及支撑能力开展政策直达服务,推进惠企政策在“一企来办”平台“应上尽上”。截止5月7日,“一企来办”平台累计归集政策1050条,梳理政策并匹配事项209条,向企业推送政策超8752万次。在帮代办服务落实方面,围绕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六强六联”工作机制,各地成立重大项目帮办代办服务专班,组建覆盖8个辖区、42个乡镇(街道)和10个开发园区的帮代办队伍,通力协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同时,依托镇江市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平台,绘制报批报审流程图,实现审批节点“一网清”、审批职责“一单清”、审批辅导“一表清”的便捷服务。各层各级设立帮代办服务专区,面向重大产业项目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对堵点难点问题联审会办、协同推进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立足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诉求,包括但不限于您提出的三点建议上下功夫、见实效。
一是将《方案》中明确的目标任务形成清单化。将《方案》明确的相关责任压实到具体部门及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节点,重点强化对政策集成发布推送,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进一步强化政策发布平台建设,最大化集成各部门各类惠企政策。
二是形成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部门协同机制。目前,国家、省均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我市将积极推动成立服务民营经济的专门机构,协调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打通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要素供给、审批效能、公平公正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
三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构筑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各层各级配足配强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干部队伍人才构成,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更多懂产业、懂项目、懂规划的各类专业化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满足民营企业发展多方位需求。优化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全市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合力,对民营企业发展诉求形成闭环管理。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17日
签发人:蒋 磊
联系人:韦广星
联系电话:84409705